
文牵四海侨乡月,语润五洲文明风。11月15日,第八届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暨“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宝琛图书馆拉开序幕。这场跨越山海的国际文化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100多位华文作家、学者齐聚论道。

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姜兴山教授致辞
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姜兴山教授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当前世界格局深刻演变,文明互鉴日益频繁,华文文学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精神与审美特质的重要载体,以其情感共鸣与人文关怀,成为联通中外、融汇古今的独特桥梁。本次会议恰逢我校48周年校庆。群贤毕至的学术盛宴,既是校庆最厚重的文化献礼,更是我校向全球华文界学习的难得契机。他期待与会学者在交流论道中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迈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巍巍致辞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巍巍教授表示,期待通过这一盛会,携手各界同仁系统梳理新移民华文文学的最新动态与艺术成就,深刻总结华侨华人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经验与智慧,探索华文文学与传媒、教育等领域协同创新的更多可能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对话与互鉴。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顾问、《华文文学》主编蒋述卓致辞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顾问、《华文文学》主编蒋述卓指出,一方面,新移民华文文学是呈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感性、生动、具身化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之中。另一方面,新移民华文文学是跨文化交流的沟通桥梁,同时激发了海外华裔青年的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

澳大利亚华文作家、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张奥列致辞
澳大利亚华文作家、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张奥列分享了笔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的发展历程,并强调新移民华文文学是一种流动的文学,作家是在流动与跨界中书写自己体验的人生故事,书写故乡与“新乡”的人文关怀。他们通过中西双重经验的结合拓展了文学的空间,通过开放性思维让新移民华文文学凭借自身的特质不断产出新的成果。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沈庆利教授主持的主旨报告环节中,蒋述卓教授、吴巍巍教授携手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俊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院长朱文斌教授、海外文学评论家陈瑞琳女士、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陈致烽教授等学者聚焦大会主题,从区域华文文学特征到“文学侨乡”叙事、“文化冲突”到“文明互鉴”、中西文化交流到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新范式等多个维度,作了精彩报告。

在四个平行分论坛中,专家学者和华文作家围绕世界华文文学格局中的新移民华文文学发展,新移民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华文传媒、职业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袁勇麟教授致闭幕词
闭幕式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袁勇麟教授指出,本次大会是一场学术视野开阔、思想内涵丰富、实践价值突出的盛会,更是一场连接中外、凝聚友谊、共话未来的盛会,取得丰硕成果。他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将研讨的成果转化为创作的动力、研究的方向、传播的实践,用文学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华文文学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让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由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和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福建国际传播中心(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基地)以及校东南对外传播与英语写作中心、闽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与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协办。(艺术与传媒学院 教育学院)